上世纪70年代,考古东谈主员在新郑裴李岗行状发现了碳化枣核。估量早在七八千年前,这里便有了枣树。
如今,枣的“家支”越来越巨大。在新郑好念念你公司的红枣博物馆,粗略找到有纪录的706种红枣名字。这其中,新郑常见的灰枣,因肉厚、皮薄、核小、味甜等特质,备受喜欢。
“灰枣因枣在进修变红之前通体发灰而得名。上世纪90年代起,咱们开展援疆责任,把新郑的灰枣移栽到了新疆。”好念念你公司干系认真东谈主先容,如今,每年有上百万株灰枣树苗,再行郑不远千里落户南疆。
一颗枣,两地情。成效嫁接的灰枣,在新疆表象下,产量、品性齐有了进一步进步,也带动当地枣农增收致富。
红枣博物馆枚举的各种红枣样本。张体裁众人 摄
红枣博物馆数目巨大的红枣“家支”。张体裁众人 摄